您还可以长期支持我们
慈善募捐 | 和破风少年一起,守护流动儿童成长的家 | 帮帮公益
公开募捐编号:5332000050917103XBA20084
¥ 183,867
已筹
274
人次
个人
团队 1
殷二代 共为该项目支持40,360
刘小钢 共为该项目支持20,000
加油⛽️优秀的小伙儿
冯晓颖 共为该项目支持18,000
徐子缘 共为该项目支持12,000
支持破风少年海南公益骑行! 愿你们全程灿灿,未来可期!
广州市润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共为该项目支持10,000
英辉
谢与1位伙伴共支持168.00
支持
  • 详情
  • 进度
  • 留言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破风少年公益专项基金的成立致力于推动青少年骑行公益,培养少年坚毅的精神,开拓公益慈善的视野。

2020年8月,余东霖、余政道、韩知行三个孩子踏上了人生第一次公益骑行之旅,5天的时间,从广州到吴川,骑行500公里,为城中村的流动儿童募集了206475元的善款。

2021年7月,东霖、政道、知行以及新的伙伴邹逸轩、苏谦再次出发,完成了4天骑行300公里的挑战,换来了105840元的善款。

2022年7月,骑行的第三年,队伍不断壮大,随着新的伙伴迟诚、杜明泽、王莫同、涂安石、沈伯泽的加入,骑行队伍变成了10人,这一年,从广州到潮汕,5天骑行了550公里,筹集了279300元的善款,本次捐款中的12万作为配捐种子资金投入淘宝公益“小禾的家·XIN益佰计划”,已经撬动了122万公众筹款,用来支持服务珠三角流动儿童。

2023年,少年们将继续上路,他们的坚韧和志愿服务行动感染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肯定。今年,破风少年骑行项目入选2023年“中国捐赠人服务创新案例——社群慈善服务大奖”。

着新伙伴的加入,骑行队伍增加到14人,余东霖、余政道、韩知行、邹逸轩、迟诚、杜明泽、王莫同、杨泽山、黄泓景、李宇轩、刘竞泽、张明磊、袁子路、卢敦远14位少年将于7月再次出发,挑战海南岛环岛骑行700多公里,筹款30万元的目标。

看看今年的小伙伴们:


回顾


痛并快乐地体验:摔跤、掉链子、爆胎、暴晒,暴雨

2020年8月,余爸爸拉着余东霖、余政道两个孩子准备出发,东霖的好朋友韩知行知道这个骑行活动后也加入了进来。于是三个孩子踏上了人生第一次公益骑行之旅。

他们一路风雨兼程从广州骑行至湛江,在经历了摔跤、掉链子、爆胎、暴晒,暴雨,历时5天,全程约500公里后,终于到达目的地。这一年他们一共筹款206475元,他们把善款全部捐赠给城市支教公益项目,这些资金支持了168位志愿者在42个社区开展了325场绘本阅读活动,服务了至少481个流动家庭。

这一年,令小伙伴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骑行中的各种艰苦体验。

2020年骑行过程中,摔跤、掉链子、爆胎、烈日、暴雨全给赶上了




骑行之外,少年们开始做志愿者了。

在2021年骑行开始前,少年兄弟们受邀成为了千禾社区基金会志愿者大军中的一员,他们带动同学邹逸轩、苏谦一起参与城市支教志愿者活动,为城中村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们讲起了绘本故事。孩子之间特有的身体语言,配合着故事情节,让小朋友们听了入神。

韩知行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会


只拥有满腔热情和兴趣,是很难帮助到别人的。在讲故事前,他们也需要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准备以及和小伙伴们的相处,他们对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想为城中村的小伙伴们做更多的努力。他们也会和小伙伴、志愿者聊天,听他们的感受,说自己的收获。


苏谦、政道和逸轩在制作访谈问卷


时间转眼到了2021年盛夏七月,广东已然进入“烧烤模式”,白天户外体感温度接近45℃。就在这样极端的酷暑中,余东霖、余政道、韩知行、邹逸轩、苏谦、吴昊昇6位破风少年再次出发了:

一路上,少年们在连续爬了十几个坡后没说放弃;

一路上,在差点中暑时,喝了几口藿香正气水又继续上路;

一路上,走了危险的高速,和密集的大货车同行,他们没有放弃;

在到达终点后,大家说:“想明年再见!”就这样他们完成了为期四天长达300公里的公益劝募骑行之旅。


四天的尾气日晒,少年们不畏艰难的精神激励了身边476位师长、朋友、热心粉丝,换来了105,840元善款,这些善款在“橙汁书袋”活动中,持续为流动儿童们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当少年们的骑行过程在很多社群中被广泛地传播,并得到大家纷纷点赞、捐款支持的时候,小伙子们的热情、活力、勇敢和坚毅的行动给大家带去了满满的正能量,而他们也从大家的点赞、发圈支持、捐款中获得了继续前进的力量!这个双向正向反馈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做公益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破风少年的公益是热血的、朝气蓬勃的、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

 这一年,少年们继续体验并享受着骑行的过程,还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看到城中村孩子的生存现状,感受自己助人行为的价值时,助人的愿望似乎在慢慢生根发芽。


 社群对骑行活动热烈的反馈




2022年已经是骑行的第三年了,而这些少年的故事一直在影响他们身边的人。

去年骑行队伍增加至10人,一开始计划沿海南岛骑行,由于暑期疫情,临时改从广州骑行至潮州,一路上掉链子、爆胎从未缺席,困难比预想的要多,但少年们战胜困难的决心也异常坚定,纵使困难重重,仍旧完成了5天550公里的骑行,并为千禾基金会的公益项目筹得279300元,同时,本次破风骑行企业家捐款中的12万作为配捐资金投入“小禾的家·XIN益佰计划”,已经撬动122万公众筹款,用来支持服务珠三角流动儿童。



骑行中的趣事也精彩纷呈,让我们看看两位少年的小故事吧:

破风少年迟诚说:

这次骑行中,一次大堵车令我印象深刻。

在连续的两个大上坡之后,我们在路边亭子里休息的间隙间,发现山脚下的车辆越积越多,等待无果,只好一头扎进车流中,尝试找到出路。

在转动的车轮之间穿行,身旁的车辆如钢铁筑成的巨兽,依着自己的路径缓缓前行,而我们只能在车间的夹缝中喘息。施工路段,汽车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迫不得已,大家都拉起了面罩,带上了墨镜,降低了可贵的能见度。短短几分钟的路程,骑的可谓心惊胆颤。

然而就是这样一次的经历,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们的领队和队长,以及几位家长们,为我们带路,紧凑我们的队形。感谢领队,队长,以及随行的家长们,你们的负责与关心,支撑着这个骑行队伍。一个队伍,若不是团结一致,是无法取得成绩的。

优秀的,有责任心的队伍,是每个人成功的基石,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队伍,而个人的成功,也应该回馈队伍。对于我们来说,回馈的方法就是更加积极,乐观的完成这一次骑行,以及后续无数次为城中村儿童们募捐的骑行。


2022年,所有破风少年的爸爸妈妈也全程陪伴着少年们骑行,爸爸们骑行护航、妈妈们做后勤保障,爸爸全称跟骑,体力是个很大的挑战,当我问晓澜姐余爸爸的体力问题时,她告诉我:“余爸爸每天6点起床,每天跑步12公里”教育也许是世界上最难但也可能是最简单的事情。难在:也许你为孩子拼尽全力提供了最好的物质条件、找到最好的老师、上了最好的学校......但他们也不一定能够成长为善良、正直、坚毅、乐观的人;而简单的是:当父母首先成为美好之人,你无需再做什么,孩子会在与你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中吸收、模仿父母身上那些珍贵的品质,变成父母那般美好的模样。

培根说“教育,唯爱与榜样”,余爸爸通过身教的方式陪伴孩子们养成意志力,这就是榜样。教育的本质,其实在父母身上。

(上图为余爸爸和余政道)


与此同时,骑行之路,少年与父母一直互相影响着。父母们反思一直以来低估了孩子,而少年们则对爸爸可以一直跟骑表示惊喜,爸爸给予他们无尽的鼓励与勇气。骑行之后,爸爸们也经常跟他们一起拉练,爸爸更爱运动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多了...

公益骑行,不仅让这些少年看到他们的行动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还让他们看到:他们的行动也让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变成了更美好的人!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破风少年韩知行在一次向企业劝募的演讲中说到:

“有的人离开这个世界以后,划上的符号是句号,也有的人划上的是省略号。划上句号的人随着时间流逝,会被人慢慢的遗忘;而划上省略号的人,他们生前的作为会被后人记住,他们变成了永恒。

每一个划上省略号的人们离开这个世界以后,都会飘到天上变成一颗星星,当我们望向夜空的时候,看向那些星星,是那么的闪耀。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希望未来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也能变成天空中的一颗星星。希望有一天,当那些城中村的孩子们,他们躺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望向夜空时会发现: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骑行少年都有谁:


背景:骑行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起初是晓澜姐(千禾社区基金会理事,余东霖、余政道的妈妈)的丈夫余康土先生萌生了骑行的想法,通过骑行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余爸爸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及他人生活经历的回顾和观察,深刻地认识到:坚韧是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然而坚韧品格的获得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不禁联想到一个好朋友分享的故事“一年的时间,我坚持一周四天每天5点起床晨跑5公里,这件事情让我获得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坚韧”,我观察她一直保持运动的习惯至今,并且她为自己制定的每一个需要日积月累行动的目标时,她都可以坚持下去达成目标,我想这就是坚韧带给人的力量

与此同时,晓澜姐是千禾基金会的月捐人,提议在骑行的同时为千禾公益项目筹款,于是大家伙一起到千禾城中村的公益项目小禾的家实地走访调研,并一致同意通过骑行进行公益筹款。

于是,余爸爸带着孩子踏上了公益骑行之旅件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开始小伙伴们有点被强迫的意思,毕竟炎炎夏日,连续几天,每天骑行8个小时,这真不是一般的挑战!








今年的骑行如期而至,破风少年们除了迎接骑行路上新的挑战,他们有一个更重要更具体的使命任务——为千禾社区基金会在凌塘村的儿童友好空间(小禾的家@凌塘村)开展公益劝募,一起在凌塘村搭起守护流动儿童成长的家。




作为全国特大城市的广州,一百多个城中村,聚集了几百万来穗追梦人。

广州市天河区新塘街道的凌塘村则是众多追梦人“落脚”的典型城中村落,它坐落在高塘社区范围内,本地居民1000多人,流动人口大约将近3万人,ta们大多是家庭化迁移,且居住年限较长。

但这些流动人口在家庭照护、子女教育、就业能力等方面均未得到关注和发展,甚至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调整,ta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那怎么办?ta们的孩子怎么办?

有这样一个社区空间,就在支持着ta们、支持着ta们的孩子。这个舍弃空间由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广天”)开办。广天自成立以来就扎根在凌塘村,经历过疫情考验、生存危机,仍努力坚定、坚守、坚持在凌塘村,至今已有7年之久。广天在这里开办了一个社区空间,也是小禾的家@凌塘村的所在地。在小禾的家里,外来打工者及其家庭获得召集人的支持,小禾的家@凌塘村召集人团队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助力ta们实现在目的地城市落脚扎根的长久愿景。

小禾的家@凌塘村是一个由社区居民自组织共同运营管理的公共空间,由千禾社区基金会和广天社会服务与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小禾的家配备了大量符合儿童社区情感发展需求的书籍,通过日常开展的社区活动、课程,为社区家庭,提供一个安全、友好的社区空间。

我们希望与同住一个社区的居民朋友,以及关注流动人口的爱心人士共同携手,为城中村的孩子们筹一个安全、舒适、温暖、友好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每周五都能在不受天气影响、准时开场的“小禾的家”观看电影,让孩子们每周六都能在故事志愿者的陪伴下享受绘本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每周日都能在高校志愿者的引导中快乐学习、拓展视野。

有了这样的空间,我们希望不只城中村的孩子们能得到高质量的陪伴和关怀,大朋友们也能收获学习成长、交流互动的喜悦和充实,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每周末,我们会邀请社区家长一起来参加家长性教育课堂,为家庭性教育的实践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同时对性别平等的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我们还会开展家庭经验工作坊,为异地务工的家长提供一个倾诉、聆听、分享、互助的平台,让家长们能看见彼此、关照自己。

现在我们共享的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希望能创造更多。而这一切,都需要你的支持和参与。



为此,我们诚邀您一起加入千禾社区基金会小禾的家@凌塘村捐赠计划,一起守护流动儿童成长的家。

  • 此次捐赠,我们希望能够募集10万元,支持小禾的家继续在凌塘村扎根,持续陪伴孩子们、外来务工者及其家庭。在众多的爱心捐赠支持下,小禾的家@凌塘村得以进行空间整装、图书配置等空间友好化改造。

  • 但儿童友好除了物理环境友好外,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友好的社会环境显得更加重要。由于项目发展阶段的需要,本次捐赠经费将用于分担小禾的家@凌塘村场地租金、召集人津贴及活动经费。

您的小小举动,

造就的可能是一个伟大的未来;

因此,您作为流动儿童守护大使

享有以下权利:

  1. 收到邮件报告,包括项财务公示、项目进展简报等,方便您获得小禾的家@凌塘村筹建进度;

  2.  优先报名参与项目探访及中心举办的公益文化活动等,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3.  对小禾的家@凌塘村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以及监督。



千禾社区基金会是2009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以“社区”命名的基金会,是首批获得广东省民政厅认定的慈善组织之一,并于2017年获得广东省民政厅颁发的5A级基金会荣誉。

作为一家立足珠三角的社区基金会,千禾基于珠三角社区面临的生计、教育和环境问题,动员并联结基层政府、企业、基金会、慈善团体和研究机构等各界力量,持续开展社区服务、共建共享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创新发展、合作与多元治理,进而建设一个公正、关爱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简称“广天”)专注于做来穗人员聚居地的社区服务与研究,开展来穗人员社区活动,连接社会资源,协助其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致力于打造落脚社区。广天目前开设的社区服务有常规性服务和特色服务。常规服务:社区图书馆、社区电影院、其他活动(节假日活动、兴趣活动小组、线上社群运营);特色服务:爱芽亲子园、周末课堂、同伴计划、城市支教、彩妆课程、素食再生计划。


小禾的家@凌塘村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凌塘村上街北59号

邮箱:guangtian2019@126.com

电话:02082515751



扫描二维码, 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查看更多
2024年4月9日

小禾的家@凌塘村的活动主要有三大板块,儿童活动、成人活动、社区活动;儿童的故事会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参加比较多;其他儿童兴趣类活动小学均有小学阶段的孩子参加;节假日社区活动或社区亲子活动,是非常受欢迎的,参与的人数会多一些。儿童版块和社区的主题活动比较容易吸引更外围一些的孩子,会经常有新的孩子来参加;而成人版块更多精力放在信息分享讲座或小组陪伴上,因此参与者重复性会高点。

小禾的家@凌塘村每周开放至少5天,每天开放至少8h,每周五晚上为社区儿童电影;每周六上午为陪伴儿童写作业的同伴计划,每周六下午为以摄影为媒介,关注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为主的瞳瞳计划,每周至少一场故事会;每周一和周四晚上为姐妹瑜伽课,每个月一场女性主题电影,每个月一场茶话会,每个月一次政策共读会;除此之外也会有非常规的主题性活动,如升学讲座、医学知识讲座、节假日活动等;乐高积木自由拼搭是孩子们在空间看书之外最受欢迎的游戏和活动;周中的时间,来空间的孩子比较少,不过一旦周中的晚上有活动,如瑜伽课,孩子们也会随家长来到空间,因此每周一、每周四晚上空间比较热闹,至少有十个孩子在空间看书玩耍;每周五晚上、每周六晚上是社区家长和孩子们最放松的时间,因此每场儿童电影至少有三十个孩子;每周六晚上至少有十五个孩子在空间;而每场主题性活动至少十个孩子;以下为我们空间的活动开展情况。

clip_image001.jpg

从图表可以看到空间的儿童活动占所有的活动一半;1月份和九月份开展活动比较少,是因为节假日和九九公益日筹款精力的着重支配。因此空间的活动开展情况主要根据社区需求的前提下链接资源的丰富性,再根据机构阶段性地工作侧重,如筹款和深度陪伴志愿者等。

 

  小禾的家志愿者情况:志愿者总数200人,指所有活动的志愿者,有浅层参与也有很核心的志愿者;而核心的志愿者指对于机构和空间非常认同,并且在机构承担一定的角色,如小组成员。志愿者发起的活动次数会根据不同活动需要不同,核心的志愿者即使没有固定的活动发起,ta们对于机构和空间的付出也是非常多的,如我们的社区厨房小组,她们没有固定的活动,但是平时都会来机构互动,如有需要她们便会来,并且不时发起约饭活动;而有一位长者志愿者,她经常来空间,久而久之,她承担起了空间的卫生、门口的垃圾和盆栽照顾的工作。


根据社区观察,今年社区的人口流动比较大,我们很多志愿者也因为工作和孩子升学的变化而迁移。不过也有一些人迁移进来,因此也在建立新的关系。

儿童活动、亲子活动和社区主题性的活动非常受大家欢迎,大家会在活动结束后在朋友圈宣传。不过最能体现支持性的是空间在九九公益日筹款期间,社区居民对于机构筹款项目的积极参与,大家帮忙转发、捐赠和发起一起捐,领的筹款任务虽然不高,但也非常用心和努力。另外一个体现是因为机构位置处于巷子中,新来的社区居民是无法一下子找到的,因此很多家长在广场遛娃时会主动宣传,甚至将人带到空间,跟她们介绍空间。


 除了活动本身,小禾的家也积极链接资源,包含月捐收入、公众筹款、居民支持投入,以下是具体情况:

(1)截止1月31日,月捐在捐人数66人,已完成今年发展40位月捐人的指标。今年的变化是是组建了月捐共创小组,小组成员多数为社区志愿者,大家通过会议形式讨论月捐计划,发送月捐推文三篇,发起“瓶子”计划,希望通过大家捐赠废弃瓶子和纸皮的形式支持月捐计划,每月卖一次废品,废品来源于社区的孩子和家庭共同收集,每次卖的金额30元左右,目前已经积攒了478.6元。

(2)社区居委和村委的合作:和社区居委村委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与居委有活动上的合作,如5月份的端午节活动、国庆节的游园活动、元旦的社区联欢活动,都有不同层度上的合作;

(3)九九腾讯公益日期间,社区居民、志愿者和社区商户都对空间有大力支持;特别是社区中的花店,每年花店老板都很支持,她帮忙批发、包装和提供销售策略让我们把花卖出去,她只收成本费。她只有一个人看店,非常忙,表达无法到义卖现场帮忙的遗憾,但是每次都很积极地在后方支持我们。

 

儿童空间的存在,让社区居民更容易参与,让活动的影响有契机影响家庭和对儿童照顾和教育的新思考。接下来小禾的家在服务内容上依然聚焦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从性别视角关注流动女性的个人发展;具体的内容为:

儿童服务版块:以空间运营、图书借阅、儿童故事会、儿童电影放映为服务基础,开展补充教育如周末课堂、瞳瞳摄影计划、以陪伴为主的作业辅导的同伴计划等。

家庭教育服务版块:开展家长课堂、亲子活动缓解亲子关系。

女性服务版块:开展性别主题活动,关注女性个人发展。

志愿者培育:以个人支持和小组支持的形式陪伴志愿者发展。

为本条进展点赞
2023年12月19日

千禾社区基金会小禾的家项目在过去的第三季度深入行动,又带着倡导和反思,邀请千禾好朋友们一起来看看~


构建珠三角社区行动者/空间网络

第三季度横跨暑期,是大多数合作伙伴开展服务的“热门时间”,因此项目官员也选择在此时间段进行走访,以更大程度接触服务对象,跟进项目执行情况。本季度共计走访15个小禾的家项目合作伙伴,分别是:井岸镇、鱼林村、大望社区、大三村、柯木塱村、嘉禾街、鹭江村、凌塘村、小洲村、石岗东村、大石街、屏二村、白云湖街、傍西村、新桥村。在走访过程中,除了看到孩子们在小禾的家里的成长痕迹外,项目人员还有以下思考与发现:

(1)暑期小禾的家空间儿童到访量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流动儿童暑期返乡导致;

(2)小禾的家项目第一召集人在儿童教育及社区发展层面的意识、经验及相关能力参差不齐,虽然这与机构资源、个人禀赋、社区情况等息息相关,无可厚非。但对于小禾的家项目的发展、对于流动儿童的社区支持而言,这必然是一个掣肘的因素。

(3)不同的小禾的家项目运作逻辑大相径庭,主要原因在于合作机构的工作方法及对小禾的家项目的定位不一致。

(4)当前项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上,但是,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对于流动儿童及居民而言本身就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个视角是我们此前忽视的。在8月份的走访过程中这个意识再次被强化:项目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持伙伴运作一个儿童公共空间。过往很多伙伴不特意运营公共空间,大部分时候空间仅仅起到活动场地的作用,在与小禾的家项目合作后,空间的运作开始变得有规划、有节奏,并且有意识地开展外展活动以提高空间的知晓度;

(5)伙伴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项目合作中被调用。合作过程中虽然项目指标量较大,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伙伴主动分配相关的资源并与机构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虽然调用的程度不同,但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起码都对项目的可持续运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伙伴提升对工作的拥有感。

(6)合作为伙伴们带来新的思考和规划契机。在走访过程中,大部分伙伴反馈项目的合作过程让自己不断思考服务对象真实的需求和机构发展真正的需要,在这样的视角下审视合作的优化空间,并排布了工作的优先级。

 

行业交流

小禾的家案例入选《流动儿童蓝皮书》

《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行业重要的刊物。

小禾的家案例《运营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发展社区支持网络助力流动儿童成长—以“小禾的家”公益项目为例》入选蓝皮书实践篇,主要阐述在社区支持网络依托社区公共空间形成的过程中,流动妈妈和流动儿童作为核心参与者,如何参与改善社区内教育环境,及社区支持网络在流动儿童成长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移民融入与社区支持”主题参访交流

8月11日,千禾社区基金会参与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流动的中国”研究网络共同发起“移民融入与社区支持”主题活动,活动联合资助者圆桌论坛(CDR),邀请关注城镇化议题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及媒体代表,深入广州本地城中村社区,围绕城中村的社区公共服务、流动儿童教育、基层社区治理等主题,开展走访与座谈交流。 本次活动采取“走访+分享讨论”的形式,参访团队分别到黄埔区小东村、天河区柯木塱村进行走访,走进流动人口社区,从流动人口服务实践中了解流动人口群体的需求、融入城市的挑战以及社区的支持。

 

南风窗·同窗沙龙:时而留守,时而流动

8月12日,在千禾携手南风窗杂志社、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时而留守,时而流动”为主题的「南风窗·同窗沙龙」,邀请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的作者韩嘉玲、广州市黄埔区比邻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熊亚洲、广东律成定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杰庆、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罗琦韵,在南风窗·后窗剧场与到场的同窗针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而又常见的群体展开了探讨与交流。有50余位来自媒体、公益行业、热心公众参与了现场交流活动,线上直播9156人参与。

 

小禾的家入选【让社会更美好的100个创新案例】

9月16日,以共创、跨界、创新为核心的“2023南风窗社会创新大会”在广州市举办。大会现场独家发布了《让社会更美好的100个创新案例》,小禾的家入选100个让社会更美好的案例。

小禾的家入选【筑梦者公益大会】优秀案例

2020年,南方周末发起筑梦者公益大会,以“凝聚向善的力量”为理念,链接政府、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公众等公益领域的核心要素,共同探讨公益业态、赋能行业发展等话题,以助力中国公益的蓬勃发展。

9月25日,小禾的家作为公益行业实践者的优秀案例入选【筑梦者公益大会】推荐机构,通过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发起的联名海报“马拉松”,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进行创意传播。

 

流动儿童议题小组交流会

在资助者圆桌论坛(CDR)陈思阳和新公民计划魏佳羽协作下,7月11日,9月4-5日千禾、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与一线机构伙伴开展交流与对话,共识当前环境下,流动儿童议题发展的瓶颈,以及作为基金会如何设计资助策略,更好的和一线机构共同应对挑战。

 

 

 

 


为本条进展点赞
查看更多
杨宽
信任甲哥,愿做慈善一份子
爱心人士
追风少年
Grape
破风少年加油!!!
Grape
破风少年,你们是最棒的,我们全班同学为你们加油!!
大禾
又猛又能又坚持,👍🏻 👍🏻
查看更多